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工业屏幕是如何编程的 (工业触摸屏如何编程)

信息来源:康普特智能 日期:2023-10-21 04:08:41 浏览:83 返回列表

  工业屏幕编程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其开发流程相比于普通应用程序会更加严谨和复杂。本文将从常用编程语言和工具技术的优缺点、逐步设计方案的考虑因素、实现过程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设计、调试和测试方法以及错误和异常处理等五个方面探究工业屏幕编程的具体流程。

  一、常用编程语言和工具技术的优缺点

  在工业屏幕编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编程语言包括C/C++、C#、Java、Python等。其中,C/C++被认为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其编写的程序底层运行效率高、硬件适应能力强和容易移植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工业设备的控制编程。C#语言在Visual Studio等集成开发环境下集成性较好,编写的应用程序UI交互效果好,且在进行Windows平台GUI程序开发的情况下也较为常用。Java语言是主要用于开发跨平台应用程序,其可以协调处理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并且具有较强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而Python作为一门解释性的高级语言,代码的编写效率高,结构简洁易懂,程序的维护与升级较方便,但由于语言层面的限制,其运行效率较其他编程语言要低。

  常用的工具技术主要包括PLC编程工具、HMI编程软件、三维建模软件以及仿真软件等。PLC编程工具主要用于编写工业控制程序,例如SIEMENS Step 7、Rockwell RSLogix等。工业型HMI(人机交互界面)编程软件包括Wonderware InTouch、Siemens WinCC、Rockwell FactoryTalk等,它们可以通过拖拽控件、直接编写脚本等方式快速构建人机交互界面。三维建模软件常用于产品设计与仿真过程,例如SolidWorks、Creo等。仿真软件主要用于模拟设计过程,在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验证之前进行预测和评估,例如ANSYS、Pro/E等。

  二、逐步设计方案的考虑因素

  在工业屏幕编程的逐步设计方案环节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 界面设计: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实际应用场景,合理设计工业屏幕的布局,确定界面的交互方式和样式。

  2. 控件的选择:合理选择各类控件,比如按钮、文本框、下拉框等,尽可能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

  3. 数据显示与传输:设计合适的数据显示及传输功能,包括各种数据的传入、传出等。

  4. 数据存储:确定数据存储的方式和存储位置,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5. 程序的运行逻辑:合理设计程序的运行逻辑,为后续的程序开发和调试奠定基础。

  三、实现过程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设计

  在工业屏幕编程的实现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程序编写:根据逐步设计方案中确定的界面设计和功能需求,使用选定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编写。

  2. 程序调试:当编写完成程序之后,通过运行程序和调试信息的输出,检测程序中的运行是否正常。

  3. 程序存储:将程序进行存储,准备进行现场部署和运行。

  4. 数据传输和存储: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问题。

  5. 用户操作:让用户进行系统操作,并及时处理用户的操作反馈。

  四、调试和测试方法

  在工业屏幕编程的流程中,常见的调试和测试方法包括下面几种:

  1. 单元测试:在程序中一步一步的测试每一个模块的功能。

  2. 集成测试:将所有模块集成到一起进行整合运行测试。

  3. 系统测试:测试整个系统是否能按照预设的方式正常运行。

  4. 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调试和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和异常情况。

  五、错误和异常处理

  工业屏幕编程中常见的错误和异常包括语法错误、逻辑错误和运行时错误等。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避免这些错误和异常:

  1. 语法检查:在程序编写过程中,应该仔细检查语法错误。

  2. 代码调试:使用编程工具的调试功能,保证程序逻辑正确性。

  3. 异常捕捉:在程序设计中添加异常捕捉的代码,当程序运行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错误和异常。

  4. 日志记录:在出现错误和异常的情况下,应该记录程序的执行过程以及详细的错误和异常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修复和优化。

  本文将从常用编程语言和工具技术的优缺点、逐步设计方案的考虑因素、实现过程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设计、调试和测试方法以及错误和异常处理五个方面探究工业屏幕编程的具体流程。希望对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人员有所裨益。

QQ咨询
客服电话
微信咨询